第394章 圣旨来了(第2页)

 “即便土匪的事情,有荆超能够作证,王爷的确参与其中,但这只能证明王爷纵匪图财,并不能证明王爷有谋反之意。” 

 “若果真陛下问责的话,我们把从土匪所得来的钱,捐给陛下一部分,想必也是能够堵住陛下的嘴。” 

 “王爷作为弟弟,看到皇兄因为国库空虚而忧虑,为皇兄收敛钱财也是说得过去的。” 

 赵鼎智谋在线,若非遇到了郭京这个妖孽,他必能大放光彩。 

 他这个计划也是可行的。 

 只要赵构演的真实一点,哭诉说是在为了赵构而自己承担骂名,定然可以化险为夷。 

 毕竟人家是亲兄弟,感情上还是有一些的。 

 而且没有确凿证据之下,赵桓也不能真的因为猜忌就把直接把一位亲王怎么样。 

 要知道,太上皇可是还在呢! 

 只要不死,就还有机会。 

 赵构点了点头,心中也稍微安稳了一些。 

 “传旨的人在哪?他们来了多少人?” 

 赵构还是不放心的问了问。 

 若是人多,他们只能早做打算了。 

 “回禀殿下的话,传旨的人只有几个……” 

 侍卫终于插得上嘴了,他急忙说道:“不过,他们并非是从京城而来,而是从镇江而来,传的是太上皇的旨意……” 

 “什么?” 

 一听这话,赵构惊呼道:“太上皇的旨意?不是陛下的旨意吗?” 

 这给他们吓得,差点都要抹脖子了,结果是他亲爹的圣旨? 

 话说一半真是会吓死人。 

 侍卫很无奈,很委屈,他话都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一直也没有机会说清楚啊! 

 如果是京城赵桓的圣旨,赵构肯定是要担心东窗事发,被赵桓问责。 

 但如果是赵佶的圣旨,赵构觉得就算没好事,肯定也不会是坏事。 

 起码他现在和亲爹,没有利益冲突。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觉得他和亲爹太上皇还是同一阵线。 

 所以在听到是镇江来的圣旨,赵构瞬间就不紧张了。 

 很快他带着人去迎了圣旨。 

 按理来说,赵佶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他是不应该再下达圣旨。 

 这样会让赵桓很难做。 

 可书画皇帝赵佶,何时讲过道理? 

 让赵桓难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宋授康王赵构授两浙路安抚使兼任兵马大元帅敕,制曰……” 

 宦官将旨意内容宣读出来,听得赵构等人眼冒金光。 

 这不就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宋朝圣旨就这点好,开头就直接点明了圣旨的主要内容,然后才是华丽的辞藻编造出来的理由。 

 赵构眼看着在中原混不下去了,竟然一道圣旨让他去两浙路。 

 两浙路安抚使,兼两浙路兵马大元帅。 

 这相当于什么? 

 这相当于让他自立为王了,军政一手抓。 

 两浙路宣抚使,已经是两浙路最大的行政官员,加上两浙路兵马大元帅。 

 可以说是把两浙路都划分到了赵构的后花园了。 

 两浙路不是一路,而是东西两路,下辖包含绍兴,庆元,瑞安三府以及婺、台、越、衢四洲,共七处。 

 南宋都城,临安也在两浙路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