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内阁双刃剑(第2页)

 【到这里有人要问了,皇帝不是还有最终决策权吗?】

 【其实,这个最终决策权基本等同于摆设】

 【一旦出现例如评定叛乱,赈灾拨款,大型工程等项目,了解国家情况的内阁给出的解决方案绝对是最优解】

 【如果皇帝不认同,那就得下场和内阁大学士撕逼,可是一个皇帝怎么撕的过那么多内阁大学士呢?】

 【更何况,谁最了解国家情况?是什么都不干的皇帝吗?当然不是,了解国家的当然是内阁那一群人】

 【结果就是,皇帝要理没理,要解决方案没解决方案,最后还不得听内阁的嘛】

 【直到首辅李贤的诞生,内阁才算完全的架空了皇帝的权利】

 【在首辅出现之前,内阁大臣无明确的高低之分,所有事情大家商量着来,可是首辅出现后就不同了】

 【内阁呈给皇帝的文件的撰写权被首辅所把控,其他人可以提意见,但最终怎么写还是首辅说了算】

 “懂了!首辅已经完全取代皇帝的位置了。”

 “当首辅出现的时候,皇帝才成了真正的摆设。”

 “刚刚谁说架空皇帝来着,这回真架空皇帝了。”

 “我有一个疑问,既然内阁,内阁首辅权利这么大,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唐朝。

 李世民心中一阵惋惜。

 “可惜,内阁确实能让皇帝轻松许多,但是稍不注意就会让内阁权力过大。”

 听天幕讲到这里,魏征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这不就是宰相嘛,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

 魏征说的没错,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就是宰相,甚至比宰相的权力还要大。

 明朝。

 听到这里,朱棣脸上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朱棣紧皱眉头,最终叹了口气。

 “唉!看来朕还是高估后代子孙了!”

 朱棣明白,直到首辅的出现,内阁终于成为了制约皇权,甚至凌驾皇权至上的存在。

 当然,首辅的出现并不代表明朝皇帝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傀儡。

 因为内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内阁只是文臣机构。

 没有兵权,文臣只是文臣。

 【等朱厚照继位之后,内阁做的更加过分,甚至开始限制皇帝的自由】

 【到这里,皇帝终于意识到内阁出问题了,威胁到皇帝了】

 【于是,明朝第一次皇帝与文臣之间的剧烈冲突爆发了】

 【朱厚照用自己的一生想和文官集团,想和内阁掰掰手腕】

 【可惜朱厚照势单力孤,最后无奈败下阵来,身体倍儿棒的小伙子落了一次水就死了】

 【死的不明不白,疑窦丛生】

 【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嘉靖皇帝选择了另一种更加聪明的办法】

 【嘉靖皇帝明白,靠外部力量已经很难打压这些顽固的文官集团了,甚至可能让本来互相不服气的内阁大学士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

 【于是,嘉靖选择搞内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