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民间调解(第2页)

 可这场断案,有老吏和讼师做专业上的保障,让书生们参加进来则是道德水准上的保障。

 这是一个妙招,因为书生们眼睛里不揉沙子,他们才不会惯着衙门里的老吏或者讼师操弄黑白。

 再加上延寿教作为比肩知县的强权居中调节,避免专业保障和道德保障双方掐起来。

 那么专业、道德、权威三重保障之下,已经至少可以得到一场公平的诉讼了。

 在师爷何运家的心里,这样一场诉讼更是比牛敏学知县亲自来断案能做得更好。

 周宇问他:“何师爷觉得可行?”

 何运家恭敬地说:“教主想做的事应该是想在延寿教里做些调解之事?”

 “是,延寿教教众今后总会碰到各项事情,不论是哪边有理,延寿教都不能袖手旁观。比起教众被人冤枉委屈,我反而更怕教众仗着延寿教做后盾欺压他人。如果是那样,延寿教的名声就要坏了。”

 师爷连连点头:“周教主真是洞明事理,名声要树起来不易,毁起来简单的道理虽然不算什么,但就是很多人不懂。”

 “那师爷觉得若是我只替有延寿教教众的事情做这种调解,可行?”

 “当然了。教主勿虑,其实衙门里也希望有事情民间自己就解决了才好。那鸣冤鼓最好没人敲才最太平嘛,哈哈。”

 周宇也跟着笑了笑:“那就好,到时如果哪里有不妥,还望师爷提醒一声。”

 何运家笑得眯起了眼睛:“教主客气了。”

 事实上民间许多纠纷什么的,在村子里就按照村里的惯例,或者民间惯例,或者宗族之法,或者直接比实力就解决完了。

 真的闹到衙门去的是少数。如果一县纠纷全都得知县处理,知县大人一整天也别干别的事情了,就在那解决鸡毛蒜皮吧。

 延寿教这种行为何运家知道自己就算报给知县大人知道,他也只会高兴。觉得延寿教减轻了他的政务,是好事。

 有了何运家的话,周宇觉得延寿教的诉讼调解可以做。就和老吏、讼师打了招呼,今后延寿教教徒相关的纠纷、诉讼、案件,延寿教都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办案,不走衙门就解决了。

 如果解决不了,原告被告不服气的,再去找知县大人断案。

 衙门老吏、讼师不与原告被告接触,都是延寿教给些好处过来帮忙。而书生们嘛,应该也是愿意到场旁听顺便说说自己意见的。

 最后具体怎么做决定则是衙门老吏和大家讨论出个方案,然后和旁听的书生们一起进行不记名投票。

 弄一个碗里面放着一堆黑白棋子,抓个就投进暗箱里,白色代表赞成黑的代表反对,暗箱里的棋子拿出来一数就知道方案是否能通过了。

 如果反对的多或者打平,就再修改方案或者出新方案,总之一直投到白色占多数,就算方案通过。

 如果还不满意,那再告去衙门吧。

 既然都不满意再去衙门了,这种调解似乎没用?

 实则不然,现在的平民阶层太缺少诉讼公共资源了,大多数诉讼资源都是被垄断的。延寿教做的,正是提供给教众一个公平的诉讼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延寿教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