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色 作品

第50章 整顿一车间(4)(第2页)

 ”有过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我个人能力有限,写作我的确不太擅长,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花成语无奈的说道。

 徐总工:”我,我可以代笔,怎么样,要不要合作一把?这本书你独着,我只要个参与者就行。”徐总兴奋的说道。

 只要这书能出版,他也算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名字。

 试问,那个读书人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他相信,只要这书一出,至少在工业内部,花成语和他的名字一定会被人记住。

 ”还是合着吧!我一作,你二作,我们合力完成,当然,还要带上轧钢厂……”

 ”这不太好吧,这些都是你想法并实施的,加个参与者就好。”

 ”就这样!”花成语不与徐总工纠结,一锤定音的说道。

 ”那我就多谢了!”徐总工十分激动。

 他十分清楚,花成语在弄标准化,如果把自动化与标准化结合起来,有了红星轧钢厂作用实验平台。

 可以比前年哈城三八饭店自动送菜要先进太多了。

 那个自动化无非利用了杠杆原理。

 当然,这也是几个家庭妇女的奇思妙想,在当时,还掀起了一股自动化热,被官媒点名,还被上面点名表扬。

 当年,掀起了一股自动化热潮,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什么给长城贴上瓷砖,给赤道镶上金边,给太平洋安上栏杆,给珠穆朗玛峰装上电梯,给苍蝇戴手套,给蚊子戴口罩,给飞机安倒档。

 什么要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什么冲出银河系走向宇宙,都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不过99%都胎死腹中。

 不可否认,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基础科学发展最快的年代,纵观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一个战争的促进,二是到了临界点。

 后几十年基本上都是在吃50,60,70这三十年的老本,不断的更新迭代,而基础科学,基本上原地踏步。

 不信,你看第一个时间胶囊就知道了。

 原来一上午,只能出一炉半,现在一上午出三炉,还不到饭点。

 上午的工作还没有结束,铁主任就通知易中海,下午去车床车间报到,与他一起的,还有他的两个徒弟。

 不过铁主任还是没有太过分,依然任命他为车床三班的班长,管十多号人呢?

 不过是由重点车间调到普通车间。

 易中海还是有些失落,不过,当他看到三班的立位上俏立着一个身影,他的内心又火热了起来。

 下午,花成语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科里的工作。

 ”大茂,你去叫一下他们来我的办公室一趟”花成语吩咐进许大茂。

 ”科长,要不我也拜你为师吧!”许大茂见叶组长他们叫花成语老师,心中十分羡慕。

 ”还是别……”花成语拒绝道,他可不想学易中海。

 还是现在的关系好,只是饺子的关系,简单很纯粹!

 恩,这是花成语让他们叫老师。

 毕竟,师父总有些封建主义的色彩,特别是这个年代。

 要想师父教你,先给师父干几年活吧,免费的那种,基本上要七八年才能出师,出师后三节六敬可少不了,有些还要给师父养老送终。

 这个年代流行一个徒弟半个儿。

 他花成语怕减寿,不敢想,所以让他们改口叫老师。

 ”科长!”

 ”老师!”

 ”你们来了,坐!”花成语请叶组长他们坐了下来。

 ”看着这个!”花成语把徐总工的手稿递过去。

 这份功劳,他没有打算独占,利益嘛,总要均沾才走得长的。

 ”这个……老师,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提高了两倍!良品率竟然这么高高?老师太厉害了。”叶组长看完感叹道。

 这可没有假,这里面有多处数据作为对比,虽然不是制表的方式,看起来有点费劲。

 ”老师,这个成果经得起检验不?”张干事说道。

 ”当然,我一直跟着科长呢,等自动化完成之后,效率还要高,良品率还要好!”许大茂骄傲的说道。

 ”这……太不思议了。”众人纷纷感叹。

 从科长接到任命,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两个车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长不愧为五道口第一的高材生。

 厉害啊!

 ”我准备把笫一阶段的成果向部里汇报,这是我与徐总工,铁主任的那一部份,小叶,你把这个加进去,润润色,另外,小陈,小张,你们把你们负责的那一块也加进去,不过主次要清楚,还有制表按我教你做!”

 花成语想了想:”把厂领导和科长的大力支持写进去,怎么写,你们比我内行!”

 ”我……我呢?科长……”许大茂看花成语把所有人提了个遍,就没有他,急着说道。

 ”恩,还有许大茂,大茂,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跟我跑前跑后,不过还要辛苦一段时间,一车间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花成语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起身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

 广播里传来花成语在广播电台录制的那首《我和我的祖国》,预示着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四九城的天在这个十月底的天气里,开始黑得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