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深有鲔 作品

第132章 咖啡豆资源抢夺(上)(第2页)

 临海这边的咖啡师已经在使用快递来的咖啡豆样品加工烘焙,选出最佳的几个品种咖啡豆混合的最佳配比,和原来的口感没有太大的差异。

 国内这里承包协议还在谈,还需要一点时间,国内西南地区的咖啡产业最近几年受到世界咖啡巨头的挤压,除了一些产量小的精品咖啡还有市场,那些产量大,品质高的咖啡豆却没有公司来大量收购,咖啡豆原料价格只有海外采购团队打听到的价格的三分之一。

 就算加上基础处理运输和烘焙的费用这完成品的价格只是太极咖啡采购的没有涨价前咖啡豆的三分之一,是现在价格的四分之一。

 高俊发现怪不得这些巨头喜欢玩垄断,这一条产业链上的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高俊对海外采购的带队队长,要求他们在坚持一个月,女性员工安全第一可以先回来,公司另外派人过去,结果没有一个人做逃兵,每天在保镖的陪同下,在各个市场收集这资料。

 当然,通过大使馆的介绍,在一些咖啡豆庄园,我们高价收购到一些已经基础处理过、满足太极咖啡需求的咖啡豆。

 这些豆子完成烘焙后的成本和涨价 1元时差不多。

 但为了做样子,高俊还是让人采购了目前这 100家店可以使用到明年新咖啡豆上市的量。

 等这些豆子运回国内后,采购团队留下三个人加四个保镖,负责寻找咖啡豆产地的庄园合作和承包销售。

 那些巨头的目光一直被吸引在波哥大,他们也计算出太极咖啡所采购的咖啡豆不够太极咖啡的扩张,也就没有再咖啡豆的运输上做手脚。

 但他们总是干扰着太极咖啡和各个庄园谈合作,他们会用一些手段让庄园主主动拒绝太极咖啡的合作意向。

 不过,太极咖啡采购团队留守的三人无所谓,他们只需要去谈,谈成谈不成,太极咖啡都没有损失。

 谈成了,多一个原料供应商;谈不成,也没有损失。

 等到三个月后,太极咖啡的新一批国内采购的咖啡豆,混杂在海外采购来的那批咖啡豆一起,在门店销售。

 内部成本核算现在比咖啡豆涨价之前成本还下降了 1.5元。

 高俊在开学前召集太极咖啡的所有股东,在太极道馆的私密空间召开了一次内部融资会议。

 大家按比例融资 2个亿,高俊和杨颖分批投入 1.5亿,赵雅投入 2000万,唐糖、徐璐和秦月分别投入资金 1000万元,太极咖啡股份不变。

 赵雅、唐糖、徐璐和秦月四人一人 5000万,又总计借款 2亿给高俊,一年后分期两年归还,利息按银行贷款利息计算。

 这样,高俊就有了充足的资金同时启动两个生产基地。

 采购团队已经与当地政府谈妥了投资合作,但这两个基地并不以太极咖啡的名义投资建设。

 一个基地位于西南地区,靠近产地,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