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与静 作品

第126章 收宝(第2页)

 俞寒将这些小储物袋的东西分门别类,放进自己储物袋中,其他材料之类的放进备用储物袋,丹药一类的另外放置。

 将储物袋处理完,俞寒目光又转向那一件蚁巢状的东西,以及那一具满是伤痕的骸骨。

 这骸骨遍体皆是深入骨髓的伤痕,宛如刀砍剑劈了千百遍一般,骨架整体却仍旧坚挺。

 俞寒思量,若是与人交战,不可能伤痕都留在骨骼之上,更不可能是此人死后有人过来伤其骸骨,这就十分奇异了。

 俞寒如今有不少疑惑不解之处,一抬手将那件蚁巢状的东西摄于半空,仔细观摩了一番。

 如果他没看错,之前他一抬披风,那黄色光球便是从这东西的钻出来的。

 这蚁巢材质奇特,俞寒以神识探之,却感到一股神识仿佛被吸了进去,并不能有效的返回传递信息给他,却又不霸道,让人浑然不觉。

 俞寒一靠近此物,发现一股淡淡的气场从其中散发而出,他一接触这股气场,便觉神魂有些微酸爽之感,仿佛是久经疲劳的肌肉,被轻轻按摩了一般,神魂此刻也有这种感受。

 “这难道是一种可以裨益神魂的宝物吗?”

 俞寒心想,不然那人的神魂何以经过这么长时间,仍然能保有生机,没有化为孤魂野鬼。

 这蚁巢状玩意不过鸡蛋大小,里面结构却是精妙绝伦,材质有些捉摸不透,一头穿有一根细绳,似乎是挂在脖子上用的。

 俞寒试着将绳子往自己脖子上一挂,觉得刚刚好,似乎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登时神魂便一阵舒适,心想或许可以增强神识之力也未可知。

 最后只剩下那件披风,俞寒拿在手里,灵力向其一催,那披风只发出一阵微光后便戛然而止,随后再怎么催动也无济于事。

 俞寒见状又取出一把刀来砍它一下,又砍不出一道痕迹,以火烧剑劈同样是伤不了一点,显然不是一般之物,他又催动不了,心道,这难道也是一件法宝不成?这样的话,那此人倒真是宝物众多了,光是法宝便有如此之多。

 俞寒将这披风一并收在法宝分类的储物袋中,便围着这一口灵眼之泉打量起来。

 他知道一种阵法,或许可以将这灵泉摄取另外封存起来,这门阵法名为抽灵炼魄阵,原是一门用来抽取敌人法力,炼化魂魄的歹毒罕见阵法,他可以将其改动小半,变成快速抽取灵气的阵法,不过却缺少一门储存灵泉的媒介。

 这时他想起还有之前在密室中,找到的那几十个储物袋没有清点,以他们四人之前打开的几个储物袋判断,这些储物袋中存放的都不是简单的东西,里面应该有很多宝物才对。

 于是他便将那些储物袋一齐掏出来,从头到尾挨个清点一遍。

 这不清点不知道,一清点吓一跳,这几十个储物袋里,可谓是应有尽有,从法器到丹药,符箓到傀儡,灵石药材之类,金铁石木之流,低阶的高阶的,一品的二品的,从中阶法器至顶阶法器,炼气丹药到筑基丹药,宛如一个小型宗门一般,一应俱全。

 他花了好一番时间将其清点完毕,其中单单灵石竟达五十万之多;顶阶法器近三十件,其中包括五件顶阶上级的法器;炼气期各类丹药一百余瓶,其中有效果一般的,也有效果极佳的;一品符箓成百上千,二品符箓近百,三品符箓十余张;傀儡倒是不多,品质也不算多高,其他灵药材料之类,俞寒只能说,开一间规模不小的此类行当金楼宝阁,也是绰绰有余,另外还有一些奇怪的杂七杂八宝物,不好分类。

 这些奇宝之中,还包含了几件破损严重的法宝,看这破损的程度,恐怕修复起来还不如重新炼制新的法宝,不过这些残宝用来提炼做材料也有用处。

 俞寒看到一口青花小碗模样的宝物,还保存的较为完整,连忙将其拿过来仔细打量。

 这小碗炼制工艺他有些瞧不明白,似乎不像是此间技艺,炼制手法与他在凌霄宗学习到的迥然有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凌霄宗乃是超级大宗,宗内炼器技艺乃是经过了多少年的积累,千锤百炼的集大成者,不该没有这小碗的炼制手法才对。

 他轻轻渡过去一点灵力,想看看能不能催发此碗,结果不出意外,这只小碗也是一件法宝,他催动不了。

 不过他仔细研究了此碗碗边刻录的符文,推测此碗应当是一件容量不小的摄物类法宝,这种法宝的能力少见且强大,不知这家族为何不将其修复,反将其束之高阁。

 俞寒看到这只小碗,决定试上一试,便立马开始原地布置其法阵。

 他虽然主动催动不了这小碗,但可以依靠阵法将灵眼之泉强行封存进去,只是有进无出,封存进去后便由不得他了,需等他修为到了结丹期才能拿出灵泉。

 这虽然离谱,但眼下并没有其他办法,而且能不能成功还是两说。

 俞寒刚刚破境,连升四个层次,此时法力十分雄厚,刻录这一个大法阵,灵力也显得十分富裕。

 他在灵泉四周,将抽灵炼魄阵围成一圈刻下,并将其大作改动,将其中炼魄相关符文套组,十分精细地换成了加重抽灵符文组,使抽灵速度大增。

 不过这么大的一个阵法,却不是想换便能换的,改动之处重新勾连时稍有差池,整座阵法便会瘫痪,无法驱动。

 他在不少较大较全的阵法书籍中,都能听到这么一句话,也是阵法师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叫做“十年死阵,百年活阵”。

 说的便是将设定好的阵法称作死阵,学会死阵需得下十年苦功,而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固有阵法模型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改动与调整,称作为活阵,若要能成功学到活阵之皮毛,却至少要下百年以上的苦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