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上门提亲

接到杨绣枝的电报,杨志刚兄弟俩星期天上午就赶回到长春城区的家里。

 姐弟三个有一年多没见面,杨老汉也是有一年多没见两个儿子,说不想兄弟两个是不可能的!

 这不,把兄弟俩迎进门,姐弟三个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杨绣枝知道兄弟俩肯定没吃早饭就往城里赶,于是就把空间让给父子三个,让父子三个坐下来说些体己话。

 她自己则赶紧起身去厨房给兄弟俩一人下了一碗鸡蛋肉丝面。

 吃完饭,一家人坐下来闲聊唠嗑,兄弟俩跟父女俩说了这一年多他们在工厂里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最后杨绣枝总结出一句话,就是一言难尽。

 杨老汉也跟兄弟俩说了杨家庄的粉条作坊和木耳作坊都上交给了公社这件事情。

 兄弟俩十分诧异地相互对望了一眼,接着急切的问道:“爹,咱们村好不容易弄了两个作坊,村里人刚刚日子才好过一点,怎么说上交就上交了?”

 杨老汉叹了一口气回道:“没办法,还不都是穷给闹的!咱们杨家庄副业做的红火,这不就招别的村里人眼红了,他们把状都告到公社齐书记那里了!

 说咱们村砍山里的炸木种木耳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开粉条作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你们说,这大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谁敢接?再说咱们跟那帮子脑袋瓜子发热的人也说不清楚?

 唉!也只有咱们自己村里的人知道,这两个作坊能开起来真心是不容易,所以我和你二大爷还有村干部们一商量,为了不把事情给彻底整黄了,哪怕是不想同意也得同意。

 说实话,公社齐书记是个不错的领导,他的出发点也是想一碗水端平,也想他管辖的各村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也不想真让那两个作坊被那帮眼皮子浅的人给整黄了,所以只能跟你二大爷说好话。

 你二大爷那个人你们还不知道,从战场上受伤回来的老革命,典型的就是一心为公的人。

 再说你二大爷也不想让齐书记难做,到那个时候可别真是鸡飞蛋打,谁也落不到好!

 说实在的,站在齐书记的那个位置,他的做法我跟你二大爷,还有咱们村的村干部们也都能理解。

 所以他让咱们把两个作坊上交给公社,咱们交就交吧!总比彻底整黄了强。”

 兄弟俩听完杨老汉的叙述,也跟着叹息道:“主要是咱们公社的几个村都太穷了!

 村里又没有什么副业可做,村民们又都没有什么手艺,只会在地里刨食,粮食又靠天收,遇到灾年,能吃饱肚子都难。

 所以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没有其他的捷径,村里只能发展好副业,村民才能实现脱贫。”

 还没等杨老汉回答,这时,钱小满突然插话道:“大舅舅,小舅舅,你们俩就放心吧!现在我娘给咱们村里又开了一个香皂作坊。

 你们肯定不知道,香皂作坊可比木耳作坊和粉条作坊赚钱多了。”

 杨志刚开心的回道:“真的!销路好找吗?不行的话,我们兄弟俩回去的时候带上样品到厂工会帮你们问问?”

 杨绣枝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广撒网没什么不好的!

 ……

 接着杨绣枝又问起兄弟俩的个人问题。

 没想到她这一问,还真给问着了!

 兄弟俩还真给杨绣枝和杨老汉父女俩带回来了好消息。

 原来兄弟两个人现在都有女朋友了,两个女方家的父亲都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妈妈都是家庭妇女。

 两人的女朋友也都在第一汽车制造厂上班,两个对象家的父母都很和善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