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既爱又怕

黎夏的内心失落是肯定的,但是大庆重文抑武的传统由来已久,且黎家没落也有好些年了,跟着祖爷在草原生活了那么久,她早就看淡了名利。

 确切的说,她已经习惯了,即便内心十分不虞,面上却波澜不惊,她深知,有些事,不是她抱怨就能改变的。

 当初圣祖就是武将起家,可正因为他自己是如此出身,再加上此前经历过上百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令圣祖对武将的忌讳极深。

 上位后便借机释掉了所有州郡节度使手上的兵权,花了好几年,一步步重新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里。

 那些陪他打天下的老将们,最后的归属都是被安上高高的职位,却只让他们留在京城荣养。

 一如当初的黎锦荣和潘椋,还有高少保。

 整个大庆所有的军营,都得听从圣上的调遣。

 名义上虽有节度使跟各营主、副将,但这些主副将如何设置,全都得由圣上说了算。

 就像北伐时,潘椋挂帅,却也只是代圣上坐镇军中,本身没有什么实权,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将军情上报。

 若不是大庆四面环敌,恐怕他们这些武将还会更加不受重视。

 也因为武将不受重视,那一年,黎家、潘家死了个干净,连带整个沧州军数万人全都死了,这么大的代价却换不来一个公平对待。

 明眼人都知道问题出在户部张尚书的身上,也有人猜到这背后还有秦相作推手。

 可秦相是当初庆元帝上位的头一个拥护者,张尚书是圣上最宠爱的张妃的长兄,是圣上的钱袋子,他给圣上挣来了无数钱财。

 大庆从一个穷国变成一个富国,张尚书功不可没,于是,黎家与潘家的冤屈,圣上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作看不见,草草推出一名侍郎作为替死鬼,就把那案子给结了。

 这样的处理,怎能让黎锦荣不愤怒,又如何能平复所有武将的心情呢?

 从那年之后,大庆的武将再无一人像当初的黎家七子一样悍不畏死,他们虽然也保家卫国,但目标只是将蛮子驱逐出去,却从未想过要更进一步。

 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练兵的目的,只是为了不要死得太惨,却并不求给大庆练出多强的兵种。

 在这种情况下,秦相推荐的曹林脱颖而出。

 曹林此人,憨直,英勇,但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秦相当初推他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在军中安插一个自己的耳目。

 然而曹林却因感念他的知遇之恩,一心只想好生表现。

 初期确实因为他的悍勇打了不少胜仗,也让他骄傲地失了分寸。

 北伐失利之后,曹林才真正明白,他会在庆元帝眼中冒头,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很厉害,而是因为其他人都不想出头,也不愿出头。

 而庆元帝也是在北伐失利之后,才算明白,国家富裕固然重要,但也要有人能帮他守住财产。

 若是没有几把好刀,扛不住强盗的入侵,有再多的钱财也会被夺走。

 如今庆元帝求贤若渴,可那些老将们都老了,新的将领迟迟不曾冒头,唯有一个步惊鸿,屡屡给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