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岭南香露独一家?(第2页)

 有人踩自然就有人捧。

 关键那是当朝官家,吃过后赞不绝口。

 弄得御膳房好几次都不得不开始豢养家猪。

 但是无论怎么尝试,就是做不出来那种味道,每每赵祯都要让人去矾楼买外卖回来吃。

 说起来矾楼生意好,当今官家也是很好的名人效应。

 又不好直接送钱,就多送点美食进宫。

 就有了御史台和谏院的人多次上表,指责赵祯云云。

 现在挨了一顿闷棍,那些言官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北海郡王赵允弼,天天盯着他们家上下,吹毛求疵。

 无论赵允弼怎么解释都是无用的,那些同僚确确实实已经在打包行囊上路了。

 这辈子都别想有机会回到京城做官了。

 丢人丢大发了。

 虽说假牙自前朝就有记载,到了宋朝还有专门补牙的医生,但是人家是补一两颗牙,你是补整口牙齿。

 可没有后世那种烤瓷牙,都是竹片、牛骨象牙之类的,价格不菲。

 要是如今御史中丞还是包拯的话,或许赵宗实会卖给他一个薄面,现在么,嘴贱,活该!

 等到老包从山西转运司回京,也得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老流氓盘腿坐在任氏的屋里,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好几碗汤饼和拌面,反正有什么新东西,都会给他来上一份。

 “王爷,吃慢点,又没人跟你抢!”

 “这小子跟你一样有一份好手艺!”

 “这可不算,都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自从矾楼的生意起死回生开始,可都没给他算那什么分红呢!”

 “这就是你从闺女那里顺来的香露?味道太淡了,不适合你!”

 “十三郎也是这么说,你也是这般说,那奴家到底适合哪种味道呢?”

 说着,就探出空荡荡的手掌心过去。

 “干花,城外的庄户院还有皇庄都在开始准备来年种植各种鲜花了,这小子一出接着一出,要是明年府里饿肚子,就找他问罪!”

 “年年种粮食,那些粮食到头来还是应付不了府里的开销,干花就不同了,能做成香囊,香露,还有带香味的皂角。”

 “那就是猪油做的,你听他胡诌,那玩意儿抹在身上油油腻腻的,你喜欢?”

 “谁说的?大娘子那里都说好,就你这个当爹的一直数落他的不是,难怪他老是顶撞你!”

 “说的好像我不数落他,他就不会顶撞老子一样!这些什么蛋,也送去矾楼自家的店里了?”

 “早就送去了,你不用操心!那些厨子都是花了大价钱找来的,你就是现在撵他们走,都不带走的。不过这位北海郡王私下里又派人接触过几个厨子了,这个事情你得知道。”

 “这个老阴货,我就知道他一直盯着我们的营生,回头,等我们大胜而归,就带着人把他的北海郡王府围了,我看他还敢跟我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