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郎君 作品

第九十五章 千年比邻(第2页)

 “我的母语和以前洛阳地区语言基本一样,直到几百年后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没多大变化,各地方言众多,这种语言就成了当时的普通话,被称为雅言,你们一定听说过。”

 雅言我知道,又称河洛话,采蘩的时代的人认为天下中心是洛阳,而洛邑在很长时间都是中原王朝都城,天下人都以学会和使用河洛话为荣,也成了各地人们互相沟通的标准音,比现在的英语八级还牛x的存在。

 接着采蘩又低声吟诵了一段话,仍是四字一段,还是一样的好听。等她念完我问她:“这又是诗经中的哪一篇?”

 “这不是诗经,是祝魂辞,按现在的说法是祭文吧,念段祝魂辞,父母就知道我来过了,在下面就会安心了。”

 这大概是她时代的祭祀礼仪吧,我感慨道:“他们虽然死了,但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母了,三千年后还有儿女来看望祭奠,一般人死后过不了一两百年,连直系后人也不会记得他了……”

 采蘩望了我一眼:“你这人挺有意思,总能从些特别的角度看待问题。”

 阿葭问道:“你后来没回来看过家人吗?弟弟们的后代没一直关注着吗?”她望了我一眼,眼中含着笑:“说不定林栎阳就是你弟弟的后人呢,这样一来他该叫你什么呢,老老姑奶奶还不够呢。”

 采蘩大笑起来:“有可能哦,进宫后大王给我家免除了兵役徭役,他们日子好过多了。我两个弟弟一共生了十几个孩子呢,他们死后我就没回家过了,我不想给侄子们带来困扰。如果他们一直在这开枝散叶几千年,只怕确实有不少后人,说不定林栎阳还真是他们后代呢。”

 我尴尬地干笑着,眼看天色已黑,喊他们一起回去,采蘩还不想走,想再多待一下,我劝她今天早点休息,后面几天我们可以陪她在这周边到处逛逛,她一听这主意不错,便同意了。

 后面几天跟着采蘩到处游荡,不开车,全凭一双腿走路。尽管三千年过去了,她对一切仍然记忆犹新,哪个地方放过羊,哪个地方是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哪个地方以前又是什么光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有时想,这可能是最痛苦的记忆了,一切都不能重来,却是时间越久越清晰,这是一种十分折磨人的回忆。

 中间有天老妈要喊阿葭去逛街买东西,阿葭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又不好意思推辞,便非要拉我一起,采蘩和大宝也一起作陪。尽管阿葭一再拒绝给她买东西,但到后来手里还是提满了大包小包,这些东西自然落在我身上,弄得我叫苦不迭。采蘩名义上作为阿葭妹妹也跟着得了不少好处,开心得不得了。看来老妈为我的终身大事真是下了血本,生怕我错过这一站又是遥遥无期了。

 就这样我在老家好好陪了家人一段时日,直到有天我跟老爸老妈说要回去了,他们虽然不舍还是答应了,又备下丰盛的宴席,算是送别的饭。

 这顿饭我爷爷也在席上作陪,他虽九十高龄了,但身体倍棒,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捷,说话还中气十足,看样子到百岁也是小意思。他一直和欧阳教授在说话,我们也在聊着自己的事,说着说着耳朵一顺,听我们说到了昆仑山,就凑过来说,昆仑山他熟悉,还没解放时跟部队就去过那里,那可是个危险又神秘的地方。

 我们一听来了兴致,请爷爷讲讲当年的往事。老爷子兴致很高,过了那么久很多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啰嗦了点,但不妨碍进度。他给我们说了好多经历的奇事险情,我们也把这当作日后进昆仑的预习功课,没想到爷爷这一说,倒还说出了当年遇到的一件奇怪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