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开售(一更)

    陈家这对兄弟的恩怨, 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陈淮书对这个兄长恨归恨,却没办法视若罔闻,尤其是看他与太子如此亲近, 陈淮书直接炸了,一时冲动只想冲上去质问。
 

    傅朝瑜慌忙将人拦下“你如今过去算什么事,让太子难堪”
 

    陈淮书迟疑片刻,终究是满腹牢骚地坐了回去。
 

    等菜上齐, 傅朝瑜立马招呼众人先吃饭。平日里都是陈淮书唠唠叨叨让众人吃什么, 这回换了傅朝瑜唠叨了,赶紧催陈淮书赶紧用些填饱肚子。
 

    可陈淮书气都气饱了,哪里还吃得下他们陈家也算是家事显赫了,祖父是国公, 他爹是知州, 外祖父更是丞相,家里在朝中并不缺权势。祖父曾耳提面命告诫他们,不可参与党争,不能站队皇子, 结果陈燕青这厮竟还明知故犯
 

    太子即便是储君,可他头上还有圣上呢圣上正直壮年, 他们陈家压根没必要掺和这些事, 真不知道陈燕青那猪脑子究竟是怎么想。亏得祖父还觉得这个长孙聪慧,聪慧个鬼,陈燕青压根比不上他
 

    傅朝瑜给陈淮书夹了些羊腿肉, 看他这气呼呼的样子, 也是无奈。这家伙,看似对他那位兄长毫不在意,但每次碰上跟陈燕青有关的事, 他是第一个坐不住的。
 

    看来,恨意还是比爱长久的。
 

    另外三人都有些茫然无措,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了。傅朝瑜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只能岔开话题。
 

    吴之焕那篇关于春闱的文章他前些时候已经交给张梅林了。这文章将春闱考试方方面面都提了一遍,并非吴之焕一人所作,而是县学几个学生合力完成,都给署了名。
 

    吴之焕也紧张这稿子能不能上,傅朝瑜笃定:“肯定能上,张先生都已经答应好了,下一期便会刊登。”
 

    吴之焕闻言也替自己的同窗高兴,因背后没有家世支持,所以他们无比珍惜每一次露脸的机会。每一次机会,对他们来说都无比的珍贵。
 

    饭吃到一半儿,盯着对面的陈淮书忽然别别扭扭起身,说自己下去拿一壶酒,便离开了。
 

    周文津茫然地指着酒壶:“这不是还有酒吗”
 

    “甭管了,兄弟恩怨。”
 

    周文津没再说话,他虽然没去过陈国公府,但是对于陈家的情况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些的,也明白陈淮书对他那位兄长有心结。
 

    陈燕青刚去了后院,还未走两步便被人揪住了肩膀。
 

    也不知是谁这般无礼,正回头一看,不耐烦的神色忽然一扫而空,眉眼间都带了笑意:“淮书,你怎么在这儿对了,今日你们国子监沐休吧,怎么没带怀瑾回家”
 

    陈淮书火气仍然大的厉害,呛声道:“我还没问你怎么在这儿呢。”
 

    “我同友人吃顿便饭。”
 

    陈淮书嘲讽:“陈大人真是了得,都能跟太子殿下称兄道弟了。”
 

    陈燕青总算知道他为何这么生气了,原来是见到了太子。对上这个弟弟陈燕青总归是愧疚的,所以不介意处处让着他,即便弟弟态度再不好,陈燕青也很难对他有什么恶语,相反,他一直在解释:“我与友人结伴同行,只是途中偶遇了太子,太子相邀,我总不好不去赴宴。”
 

    “你们偶遇的人还不少,韩相公的公子一向不管事儿,竟然也被你们给偶遇了,韩相知道太子殿下打他儿子的主意”
 

    “噤声”陈燕青隐晦地扫了一眼四周,语气也凝重了几分“淮书,这种话在外不要乱说,容易招来祸患。我们几人的确恰好碰上,韩盛一向随性不羁,太子说要做东他便过来了,并没有别的意思,这次真的是偶然。你若是不喜欢,下回我拒了便是。”
 

    陈淮书抱着胳膊,不甚信任地扫了他一眼:“最好如此,祖父事先交代不许掺和这些事情,你自己找死也就罢了,可别牵连了府上。”
 

    陈燕青无奈又包容地看着弟弟:“知道了,兄长定不会明知故犯的,这下可信了”
 

    陈淮书被他这称呼给恶心到了,却仍是半信半疑。
 

    他来警告,无非是不想陈燕青将整个国公府拖下水。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傅朝瑜走得近的缘故,陈淮书对太子、大皇子这两位没什么好印象。
 

    他能保证自己不淌这浑水,但是陈燕青他保证不了,虽然同出自国公府,陈淮书却从来都没有看明白过自己这个长兄。
 

    陈燕青说完,又问“那现在我可以去更衣了吗”
 

    陈淮书冷漠地退后一步。
 

    告诫了一顿后,陈淮书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解决了这事儿,不过回了包间之后,心里多少轻松了些许。
 

    傅朝瑜见他也没拿酒回来,看破不说破,只跟他打听起了太子的动向。
 

    陈淮书还真家里的饭桌上听到了些,道:“太子听说在拉拢中书、门下两位丞相,不过收效甚微。”
 

    傅朝瑜顺嘴一问:“那他没拉拢尚书令吗”
 

    陈淮书的外公吕相便是尚书令。
 

    陈淮书摇头:“从未听外公提起过。”
 

    这样啊傅朝瑜不好细想,只能招呼大家吃菜。
 

    今日沐休,不用回国子监,傅朝瑜等他们吃完饭之后还领着四个人在京城逛了一圈,思考自己这笔意外之财究竟要用在何处。
 

    陈淮书也知道傅朝瑜卖书得了一笔进项,积极献策“不如买地吧,田产最为保值。”
 

    杨毅恬啃着糖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怀瑾也不懂种地吧,而且年纪又轻,买的不好还会被人糊弄,要不先买宅子”
 

    种地傅朝瑜立住脚步,他还真略会一二呢。
 

    他在后世蹲守过,看到后世那些学生跟教授们在田间做实验,虽然没有亲手试过,但是理论却掌握了一大堆,否则便不会写出那油菜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