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无球能力

 老球场。

 今天才刚打完半决赛,但晚上庄宇还是来到了老球场,完成自己每天的加练任务。

 只要不是下雨,他从不间断。

 庄宇拿出篮球,开始进行训练。

 “今天的训练得调整1下。”

 他打算对训练计划做1些调整。

 今天的比赛有意外收获,那就是他发现自己和肖青杨居然有着奇妙的默契,明明认识时间不长,之前甚至彼此排斥,相互不对付,没有刻意的想过要去和对方配合。

 可今天第1次有意识的相互配合,却是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他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

 或许是两人对比赛的阅读不谋而合,又或是天才之间总能想到1块儿去......

 总之这是1件好事,且他觉得还可以进1步开发和提升,让这种默在赛场上变得更有杀伤力。

 “平时都是我给别人喂球,所有我训练跑位更多的也是为了摆脱防守拿球,然后再进行进攻。”庄宇摩挲着篮球,自语道:“但如果有人能给我喂球,我只需要把球投进,似乎也不错。”

 “这样的话,我就需要提升无球能力了。”

 所谓的“无球能力”,也就是在不掌控球权,尽量少运球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跑动,以及队友的掩护等手段摆脱防守,然后接队友的传球,并迅速的完成投篮。

 举1个简单的例子,在nba有很多球员习惯拿到球,然后持球面对防守人做动作,或是突破,或是跳投......

 比如阿伦-艾弗森,科比-布莱恩特等顶级得分后卫,都是习惯打“有球进攻”,因为他们支配球的能力极强。

 还有1些球员支配球能力弱些,球在手上时间太长反倒不是好事,容易失误,或者延误战机,让球队的进攻陷入停滞。

 这类球员就需要打“无球”,比如nba3分神射手jj-雷迪克,他擅长的是投3分,而突破、传球这些要弱不少。所以他在场上的任务就是跑出投篮机会,接到队友的传球,然后把3分球给投进去。

 不需要他去运球,不需要他去突破,不需要他去组织进攻......自然也不需要球在他的手中,也就是“无球”。

 之前庄宇作为球队的进攻发起点,突破犀利、速度惊人、自主得分能力也很强,所以打的是“有球”。球几乎都在他的手上,然后视场上情况选择突破还是投篮,传球还是自己攻。

 所以,几乎都是庄宇给别人传球,给别人助攻,很少有队友给他助攻的时候。

 即便是有,队友传球到庄宇手上他也很少直接出手,而是拿到球之后自己运球,再进行进攻。

 而之所以这样,1是庄宇作为1号位的职责就决定他总是更多的给别人助攻,而不是别人给他助攻;2则是除了他之外,其他人不具备足够的传球能力,或是和他缺少足够的默契,不能在最合适的时机把球给到他手上,也就无法直接出手。

 莫凡倒是可以,但莫凡和庄宇位置重合。

 1般庄宇上则莫凡下,莫凡上则庄宇下,两个人基本上不会同时在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