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青啊 作品

第1100章 那男人都是身上长反骨的脾气

 蔡大少连蹦带跳逃也似的出去避难了。 

 小美拽着蔡夫人好一通劝:“您消消气儿!小蔡总有口无心,他心底里真正的想法一定不是这样的。” 

 司丽歌也远远地站在办公桌后劝人,生怕自己被捎带一下: 

 “杨姐,你快甭跟他一般见识,他也就是话赶话到了这个份儿上,那心里指定不是这么想的。” 

 蔡夫人气得半晌都转圜不过来脸色,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继续怒骂: 

 “蔡龙这个狗东西!跟他那个不是人的爹一球德性!!!” 

 “我当年,啊?小小年纪就嫁给了蔡德利,操持他们一大家子人的吃喝拉撒。” 

 “他没发达以前,我跟着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又不是心里不清楚。” 

 “他去煤窑下矿,我也跟着他一起,任劳任怨,他每天赚多少我也赚多少。” 

 “我就跟个老爷们儿一样,没日没夜地干着重体力的活儿。” 

 “他有弟弟妹妹要养,还有一个瘫痪的老爹要养。” 

 “我跟着他的那些年,给他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给他瘫痪的老爹养老送了终。” 

 “哪怕是他那厉害的老娘,我都给他伺候得服服帖帖。” 

 “那老太婆让我给她洗脚,我就端着脸盆老老实实给她洗了这么些年的脚。” 

 “哪怕是下矿回来我自己都累得要死,我还是给他老娘端洗脚水。” 

 “他蔡德利呢?如今有了点臭钱,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左拥右抱,压根儿瞧不上我这个黄脸婆了,呜呜呜~” 

 蔡夫人越说越委屈,哭得不能自已。 

 先前那份嚣张跋扈的泼妇劲头,此刻早已荡然无存。 

 老一辈的母亲,的确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还有不少人的丈夫选择用阵痛一般的方式跟她在婚姻里撕扯。 

 出轨,家暴,离婚,失踪,甚至杀妻! 

 这是和平年代被沉重的生活重担压迫最狠的一代,却也是承受能力坚韧如蒲苇的一代。 

 有人说,早年条件艰苦的年代,为啥老一辈儿就没抑郁症哩? 

 现在的小孩子,动不动就抑郁症了,不是跳楼就是跳河,矫情! 

 其实,这是非常偏颇的认知! 

 就问几个问题—— 

 为什么每个村里、每个街道、每一个家族在那个年代都有一两个精神失常疯了的人? 

 为什么你的周围在那个年代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乃至更多的自杀者? 

 为什么那个年代精神失常的人会比后世遭遇的冷漠对待、强硬手段更残忍? 

 这些生病的可怜人,也许是遇到了困难,也许是遭遇了不公待遇,也许是错失了自己喜爱的人或事业。 

 而后,一时想不开,应激反应也就是冲动之下精神失常了。 

 或喝了农药,或上吊自缢,或跳了河,又或者其他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都是典型的心理出问题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罢了! 

 只是那个年代人们还不能普遍地使用抑郁症这个标签,并不是抑郁症不存在! 

 那个年代,如果这些人能及时得到干预、帮助、关爱,也许就不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