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青啊 作品

第787章 让你扎个针咋就这么费劲儿呢?

 司老太听了大孙子的话,顿觉有些好笑: 

 “甭给我成天胡乱瞎想啊!” 

 “立夏那是孕期不舒服,医生都说了,有些精神衰弱,吃不好、睡不好。” 

 “等到过了孕早期,情况就会好转一些。” 

 “你在那边顾好自己,甭操心这边,我们能照顾好立夏。” 

 司辰也不计划跟奶奶辩解,而是换了一种说服方式: 

 “那您说说,当年你们打鬼子时,山上的道士与五台山的和尚都参与了,算是咋回事?” 

 “那当年,五台山可是前前后后出动了将近两千名大师。” 

 “奶奶,超度……不是只求心安吧?” 

 果然,司老太这边,不吭气了。 

 有很多当年的内幕,她不能说,太超越正常人的认知了。 

 三一年开始,五台山僧众就参与到打鬼子的行动中了。 

 朱老总,聂老总,还有许多大名鼎鼎的老总,当年都是以这里为根-据-地。 

 三一年,“九·一八”爆发,五台山自发成立了“佛教救国会”。 

 五台山僧尼又于三七年成立了全山众僧参加的“僧众救国同盟会”(简称佛救同盟)。 

 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打鬼子的运动。 

 不光是上战场,募捐物资、银钱、武器弹药,都有他们的参与。 

 甚至上前线、送谍报、做向导、掩护我方同志等等。 

 其实,乱世道士下山,盛世佛门敛财,这种说法不能一杆子掀翻一船人。 

 …… 

 司老太避到了里间,才正色说与司辰听: 

 “当年,五台山诸多寺庙的僧尼与太平观的道士们,的确都参与了战斗。” 

 “只是,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唉!” 

 “你甭跟我提,人都没了,你提了,奶奶心里不好受。” 

 司辰也没敢继续这个话题。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只是当年,能回去山上继续念经敲钟的,也没剩多少人。 

 太平观那位观主,更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只留下了司家村的黄婶子、河西隐居的康婶子,当年,她们都还是小丫头。 

 “奶奶,您把康婶子请来吧,给立夏瞧一瞧。” 

 司老太没回应,司辰继续说服: 

 “就当给我个安心了!” 

 “那成吧!”司老太给了回应。 

 挂断电话后,司老太一个人对着雪白的墙壁,怔愣愣地出神—— 

 记忆里,某些被她刻意压制的画面,似乎又一个个冒了出来。 

 当年,她五岁。 

 整个家族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因为死守村落不肯开门。 

 后来,就都没了! 

 她是在尸山血海里逃过的一劫。 

 那时候,已经是黄埔毕业军官的司战,率人赶到,救了她。 

 后来,他将她安置在山上的太平观,希望她能远离山下的战乱。 

 只是啊,山河遭涂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五岁开始,她就入了伍! 

 剃了头,跟个假小子一样,借着放牛当掩护,奔走送信。 

 别看她当年年纪小,儿童团的领头人物,还就是她! 

 从小到大,她的性别意识其实是模糊的。 

 面对一夕之间必须长大,太多的情绪她都来不及去矫情。 

 在她彪悍的人生里,就没啥是不可能的,也没啥是不能行的,更没啥是过不去的。 

 …… 

 外间,齐迹好容易有了喘口气的机会,连忙端起饭盒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