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青啊 作品

第29章 这是啥?铁皮鼓风机?五刀铁铡头?

 五位娘子军的碗中,是土豆条加鸡蛋炒的不烂子。 

 元孟县,乃至附近县市的一种特色面食。 

 做法很简单,把蔬菜裹上面粉,搅拌均匀,撒上细盐、辣椒面、花椒粉,上锅蒸熟。 

 也可以用炒的,鸡蛋炒,是最常见的一种。 

 能裹的蔬菜,种类很多,土豆、豆角、胡萝卜等,切丝切丁都行。 

 穷苦年代,基本是玉米面裹野菜,比如槐花、榆钱花。 

 司辰家今天这种吃法,算是比较奢侈的,白面裹土豆条,还炒鸡蛋了。 

 司辰有很多很多年,没吃过家里人做的不烂子了。 

 “快快快,我都快饿死了!”司辰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直奔院子里垒起来的小灶台。 

 夏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垒灶台做饭。 

 司老太率先走过去,一双锐利的眸子,从拖拉机移到收割机上,又移到脱粒机上。 

 其他几人,都是端着碗,一边扒饭一边好奇地看啊看。 

 仿佛,三台机械就是碗里不烂子的下饭菜。 

 “乐天,你哥拉回来的这是啥?铁皮鼓风机?五刀铁铡头?”司笑笑心直口快。 

 “那不能,我哥不是那种花钱没响动的人,这玩意,指定是能响的。”司乐天说完,扒拉一口不烂子。 

 司辰端着碗狼吞虎咽也走了过来。 

 但听,他奶奶凉飕飕一句:“跟你六姑贷了不少款吧?” 

 “嗯、嗯嗯!”司辰正在刨食,顾不上,只能胡乱点点头。 

 入口的不烂子,绵软劲道,土豆的软腻感,面粉的劲道感,再加上香喷喷的炒鸡蛋,以及微微麻辣的调味料。 

 斯哈,馋得司辰只顾着吃! 

 司老太又问:“多少钱?” 

 司辰竖起两根手指。 

 “两千?”司老太心想,也还好,不至于很贵。 

 “那不可能!”司笑笑当场拆穿:“咱村集体那台拖拉机,几年前买的时候,可是要六千多呢!” 

 司老太一噎,缓缓望着司辰,一个荒唐却似真的金额,冒了出来: 

 “两万?” 

 “嗯嗯!” 

 司老太:!!! 

 她想脱鞋了!她手痒了!! 

 简直就是个牛犊子啊,天不怕地不怕,两万也敢借? 

 最关键的是,买回来的这都是啥啊! 

 但是,司老太没表现出来,这种特殊时候,不能拖司辰后腿,搞得家里人心惶惶的。 

 “两万就两万,咱家也不是没见过大钱的。”司老太刨一口饭,压压惊: 

 “司辰,这斗子上的玩意儿,究竟是啥?” 

 风卷残云干掉一碗不烂子的司辰,终于空出来嘴巴: 

 “收割机,脱粒机。” 

 说完,他又走向铁锅,给自己添一碗。 

 这年头的饭碗,可不是那种拳头大小吃米饭的,是小孩子头那么大的碗! 

 搪瓷碗,也就是俗称的洋瓷碗,姜黄色的,很轻,很大,不会摔碎。 

 “收割机?收麦子的?”司老太伸长脖子望了望,道: 

 “脱粒机呢?” 

 “打麦子的。”司辰走过来,道: 

 “麦子从这个口子塞进去,那边吐出来就是麦秆,另外一个口子,吐出来是麦子,拿蛇皮袋一接,万事大吉!” 

 “呦,这倒是省事儿啊!”司老太是个乐于革新的人: 

 “快吃完,把咱家那几亩地,收割了。” 

 “嗯嗯!”司辰正有此意,他得在自家田里练个手。 

 一群人都好奇极了,抓紧吃完饭,司老太分配: 

 “乐天,去给你嫂子送饭,把你二姑带回去。” 

 “哦,对,你哥要赶着收麦子,你今晚住医院陪你嫂子。” 

 “好嘞!”司乐天爽快答应下来。 

 司香兰提着装饭缸的竹篮子,坐到了司乐天车后座,俩人出发。 

 竹篮子里两个饭缸,一个里面,是特地给颜立夏炖的老母鸡,一个里面,是偏爱地给包的肉包子。 

 饭后,众人先将脱粒机、油桶,都卸下来。 

 司辰开着拖拉机,带着奶奶,去自家麦田了。 

 司家村是个县城边上的小村子,连两百户都没有。 

 人口,才一千人不到,相对的,耕地也少。 

 按照司家村的耕地分配政策,每户按人头,一口人一亩地。 

 但是,又不会所有的耕地都种麦子,大概70%的耕地会种麦子。 

 再加上前些年大家都在建房子,基本都是在自家耕地上建的。 

 司辰家原本有11亩耕地,但是,姑姑们嫁出去后,村集体陆续收回去了一些。 

 如今,他家人口就剩他、颜立夏、奶奶、万虹、司乐天、司如画名下有田。 

 两个孩子,都还没上户口呢,没田。 

 这年头,孩子上户口不会卡着时间要求你。 

 因此,司辰家如今只有六亩地,种麦子的,仅五亩。 

 司辰祖孙俩抵达麦田时,夕阳已经彻底隐没西山,天边连残余绯红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