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连长想让新兵排也一起参战?”谭伟一眼看出唐林小心思!

 唐林很无奈回答:“他们不参战,兵力就不够啊!”

 “我有信心用九连打败平遥守备团……”

 “但平遥县城太大,我们手里这点儿部队光守城门都不够,更别说进城打土豪,收缴战利品了!”

 谭伟知道连长说的是事实,也想帮连长解决这个问题。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绞尽脑汁考虑了好久才回答:“虎头岭阻击战牺牲的老兵太多。”

 “要是我们手里再多二十个老兵,我保证让新兵排形成战斗力,随时参加战斗。”

 “可我们手里没有老兵……”

 “整个新兵排五十多个战士,老兵加起来就三个,还是团长派过来的通讯班。”

 “就算给我半个月时间训练,我也不敢让他们参加战斗。”

 “没有足够数量的老兵盯着,谁也不知道这些新兵是不是真的加入我们红军,有没有二心。”

 “万一他们在战斗过程中从背后捅我们一刀,整个部队都会因此而陷入危机。”

 “就连孤军深入晋绥军心脏作战,没有任何外援,我们赌不起。”

 唐林突然插话:“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没有老兵我们就自己训练老兵。”

 “让三个主力排的老兵带着新兵多上几次战场,多打几次晋绥军,不仅可以看出新兵中有没有二心的人,还能让那些真心加入红军的新兵早日融入红军部队,变成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老兵。”

 “指导员……”

 “从明天开始,我每次带领两个主力主力排出击,杀回介休,用伏击战跟运动战打击那里的晋绥军,既能以战养战,又能达到练兵效果。”

 “晋绥军遭到攻击后,只会认为我们来自前线,从封锁线哪个漏洞钻到他们身后的小股红军。不会想到我们一直活动在他们身后,而且就躲在平遥境内。”

 …………

 杨家坡是介休通往前线的必经之路。

 每天都有辎重部队通过这里给前线运送弹药补给。

 唐林回到介休后的第一个战场就选在这里。

 当初路过这里去平遥时,他一眼就相中这里。

 杨家坡位于官道一侧,是座海拔不到两百米的山梁。

 公路盘旋在山梁脚下,要是有一支部队埋伏在杨家坡半山腰,从山梁脚通过的晋绥军就会变成一群活靶子,只能被动挨打。

 唯一缺点就是杨家坡山梁上光秃秃的,连个灌木丛都没有。

 别说隐藏一个连的部队,一个班的士兵都藏不了。

 这也是晋绥军辎重部队敢大张旗鼓从这里行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山梁上没法儿藏兵,敌人就没法儿在这儿设伏,部队走这里就不会遭到攻击,非常安全。

 但这些问题对唐林来说都不是问题。

 山西多山,多丘陵,但这个所谓的山并不是石头山,而是土山,非常适合挖战壕。

 既然山上没法儿藏兵,那就挖单兵掩体来藏兵。

 考虑到晋绥军每次行军都大张旗鼓通过杨家坡,非常笃定认为这里不会有危险,连最起码的侦察兵跟前锋部队都没安排。